一個重要,但常被忽略的關鍵流程


Hi,我是Una✨

今天想跟大家聊聊一個很重要,但經常被新手忽略的小技巧——找參考。

很多人一提到找參考圖,就會擔心抄襲或模仿的問題。其實,參考圖的目的並不是讓你複製或完全照抄,而是幫助你理解畫面的結構、氛圍和細節,給你創作時的方向感,繪製的思路也會更加完整!

找參考有什麼技巧呢?今天Una幫你整理了三個重點,希望能幫助你更順利地完成每一幅作品,一起來看看吧!

1. 找「畫面主體」參考

假設今天你想畫一個蛋糕,在開始畫畫之前,一般都會找你想要畫的蛋糕主體的參考圖。而找到一張喜歡的圖之後,可以再多找幾種不同角度的圖片,幫助你更全面地理解主體的結構,比如光影的變化、不同視角下的形態等等 (就像是培根蛋吐司的單元,融合複數張參考圖)。

有時,即使是看看也好。這能幫助你在結構上更深刻去理解物體的形狀、也能建構出不同角度如何呈現的思路跟經驗。

如果可以,也能試著自己拍攝參考圖,不用擔心自己拍不好,可以善用最近討論度很高的「二次構圖」的技巧,去裁切出有感覺的畫面。

當然,也可以到 Pinterest、Unsplash、behance或其他圖片網站上找靈感,只要記住:每畫一個東西都可以找複數張參考圖來進行融合。當你腦中累積的圖庫越來越多,就可以有更多創意衍伸出來,也會有更多創作的靈感喔!

2. 找「配色」參考

配色是決定作品氛圍的關鍵,但對很多新手來說,常常沒想到配色其實也是可以找參考的。

看參考圖時,可以把觀察別人的作品或照片中,「顏色」好在哪裡?仔細觀察它們的配色是怎麼營造氛圍的。是溫暖的?冷調的?還是鮮明對比的?多觀察、多思考,就會慢慢了解配色和氛圍的關係。甚至也可以分析並模仿別人的用色比例,再應用到自己的作品裡,快速的學習他人的經驗。

3. 找「排版完成圖」參考

很多人畫完主體後,才開始覺得畫面好像有點空,少了什麼。其實,「排版」和「背景」不一定要等完成之後才開始想。在開始畫之前,可以先參考別人如何處理背景和排版的,先有一個框架的想像,後續排版時會比較有定見(但如果一開始無法想這麼多,也沒關係,可以使用我的 👉「排版筆刷」 快速做出排版效果!)

以上就是今天針對「找參考」的一些小小心得,希望對你有幫助喔!


如果你想更系統地學習繪畫,歡迎參考我的線上課程「30天美食電繪跟練」今天是69折的最後一天喔!

若有計畫加入可以輸入優惠碼「 foruna 」,即可享受官網價格現折400元的優惠!

Count down to 2025-02-16T12:30:00.000Z

p.s. 若未計畫加入,但對「Una油畫素材包」有興趣,也可填寫這份問卷,領取油畫素材的專屬折扣碼喔!

因為系統設置的小問題,若你收到「兩封一模一樣的信件」,可以取消訂閱 寄件者為「ucookna@gmail.com」的那封,保留「ucookna@ucookna.com」那封即可,謝謝大家~

Una甜室

Hi,我是Una ! 這邊集結了過去我所發布的電子報內容,主題從Procreate技巧到插畫創業等,歡迎訂閱✨讓我們一起用畫筆,療癒心靈🎨

Read more from Una甜室

Una甜室 #45 Hi,我是Una✨ 在電子報#32中,我們聊到了兩個很適合新手的簡單的配色觀念。而今天,我想要進一步跟你分享更多實用的配色方法(這也是我在「白色戀人」直播中,有分享過的兩種實用配色方法)分別是: 有邏輯配色法 和 扣人心弦的配色法。 有邏輯配色法:用 Procreate的調和工具找配色靈感 有時候面對空白畫布,真的不知道該從哪個顏色開始下手。這時候,靠工具來幫忙是最省力的做法。有邏輯的配色法,就是利用 Procreate 的「調和」工具,從基礎顏色出發,找到和諧又有變化的配色組合。 Procreate 的「調和」功能非常直覺,裡面提供了多種經典的配色方式:互補色、分割互補色、類比色、三等分色等等。這邊跟你介紹三種Una常用的配色方式: 分割互補色 簡單來說,就是在基礎顏色的互補色旁邊,再選兩個鄰近的顏色,形成三個顏色的組合。這樣的搭配既有對比,又不會太突兀,能讓畫面既平衡又有活力。 類比色 類比色其實就是我們之前說的相近色!就是色相環上相鄰的顏色。這樣的配色看起來很柔和,適合想營造自然、平穩的氛圍。 三等分色...

Una甜室 #44 Hi,我是Una✨ 今天第三批課程 (day19-day25) 上架囉,這批課程開始有初階筆刷製作教學,也會進入夜市美食的單元,期待大家的作品囉! 最近,我仍然不間斷地持續埋頭更新、確認課程細節,忙碌之餘,也陸續收到了許多學員溫暖的回饋,讓我的內心充滿感動! 今天想藉這封信,和你分享學員一位學員上課的心得,也和大家分享,為什麼這堂課最後會「不小心」變得這麼豐富... 🙈 能夠遇到你,真的運氣太好了 前陣子,收到了一位學員的分享 這位學員提到一句讓我精神為之一振的形容: ...感覺你就像在我旁邊教我,告訴我解決方式,真的太特別了! 在製作課程時,我一直在想著:「如果當初有人這樣教我就好了」。所以,每一個環節,我都試著預想學習者可能遇到的困惑,希望能在學員需要幫助的時候,及時給予引導。 就像我接家教時,坐在旁邊教學員畫畫一樣。我很高興,他很敏銳的注意到我在設計課程的用心之處! 「小白」的心聲 還有一段特別觸動我的回饋: ...因為你也是自學的,所以特別了解我們會遇到什麼困難。...

Una甜室 #42 Hi,我是Una✨ 最近發現許多 30 天的學員,運用課程筆刷和技巧,延伸練習許多作品!每次看到大家主動找素材來練習,都讓我感到特別開心~因為在設計這門課時,就希望學員能靈活運用所學,而不是上完課後仍然不知如何發揮。 而最近,我也收到不少學員表示想自己延伸練習,卻不知從何開始,於是這篇內容就誕生啦! 你會不會常常感覺腦中一片空白,不知道要畫什麼呢? 今天分享我對繪畫的一個觀察——大部分的繪畫,其實並不是無中生有的。 很多時候,我們的繪畫靈感,都來自於我們看過的畫面、照片,甚至生活經驗和記憶片段。把這些腦海中的訊息轉化成畫筆下的作品,就是繪畫的過程。 所以,重點來了——我們怎麼把所見所聞,整理成「適合畫出來」的訊息?這就是繪畫中「簡化」的概念。 觀察的目的:簡化訊息 簡化,顧名思義,就是把複雜的資訊濃縮、提煉成核心內容;而繪畫的本質,就是將這些簡化後的訊息重新輸出,變成畫面。 當我們用眼睛觀察物體時,接收到的訊息常常龐大又複雜——光影的變化、細節紋理、顏色……尤其對新手來說,這些資訊常常讓人不知道該怎麼下手。 這時候,其實只要做一個簡單的動作——瞇起眼睛!...